站内搜索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原子分子科学研究部
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
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
  研究方向
  成员介绍
  在研项目
  文献资料
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
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
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
USTC-KTH联合中心
集成影像中心
应用科学研究中心

田长麟  教授



田长麟 教授,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
地  址: members48365365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区 生命科学学院524房间
邮  编: 230027
电  话: 86-551-63606872(O)
电子邮件: cltian@ustc.edu.cn
 教育与科研经历
  田长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应用磁共振方法研究膜蛋白结构,动力学及与功能相适应研究,主要关注人类疾病相关的膜蛋白,包括人源受体,离子通道及结核杆菌抗药性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 Angew. Chem. Int. Ed., JACS, Plos Pathogen, FASEB J., J.Mol.Bio.,Plos One等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了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的相关工作。
 
 2014年- 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
 2009年-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副主任
 2006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博导
 2003年-2006年 美国Vanderbilt大学(Nashville),结构生物学中心 博士后
 1997年-2003年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生物物理 博士
 1995年-1997年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系 分子生物学 获硕士学位
 1991年-1995年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科学技术系 生物化工 获学士学位
上海交通大学 信息控制工程系 应用电子技术 获学士学位
 
目前研究方向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三部分:1,发展和应用生物物理方法研究细胞原位条件下或者天然细胞环境下蛋白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动力学,研究手段包括液体核磁共振、固体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荧光及其他相应的谱学方法;2,发展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取非天然氨基酸及多肽;3,运用结构生物学手段获取离子通道、调节亚基或天然毒素的三维结构,结合膜片钳及受体药理学方法开展离子通道和受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在研科研项目
1) 2015年,参与科技部“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真核生物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
2) 201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发展和应用电子顺磁共振方法开展膜蛋白动态特性和功能机制研究
3) 2014年,参与中科院先导专项-动态结构核磁研究技术-1
 
代表性论文(2015年)
1) Liu S, Lv P, Li D, Guo X, Zhang B, Yu M, Li D, Xiong Y, Zhang L, Tian C.K(+) preference at the NaK channel entrance revealed by fluorescence lifetime and anisotropy analysis of site-specifically incorporated (7-hydroxycoumarin-4-yl)ethylglycine.Chem Commun (Camb). 2015 Nov 14;51(88):15971-4. doi: 10.1039/c5cc06124e. Epub 2015 Sep 18.PMID:26382573
2) Sun P, Wu F, Wen M, Yang X, Wang C, Li Y, He S, Zhang L, Zhang Y, Tian C.A distinct three-helix centipede toxin SSD609 inhibits I(ks) channels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KCNE1 auxiliary subunit.Sci Rep. 2015 Aug 26;5:13399. doi: 10.1038/srep13399. PMID:26307551
3) Li J, Shi C, Sun D, He Y, Lai C, Lv P, Xiong Y, Zhang L, Wu F, Tian C.The HAB1 PP2C is inhibited by ABA-dependent PYL10 interaction.Sci Rep. 2015Jun5;5:10890.doi: 10.1038/srep10890.
4) Wen M, Guo X, Sun P, Xiao L, Li J, Xiong Y, Bao J, Xue T, Zhang L, Tian C. Site-specific fluorescence spectrum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ASIC1a channels upon toxin mambalgin-1 binding in live mammalian cells. Chem Commun (Camb). 2015 May 11;51(38):8153-6. doi: 10.1039/c5cc01418b. Epub 2015 Apr 15.
5) Q. Liu, C. Shi, L. Yu, L. Zhang, Y. Xiong, C. Tian.General order parameter base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rotein backbone moti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NMR relaxation measurement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5 Feb 13;457(3):467-72.
6) L. Yu, W. Wang, S. Ling, S. Liu, L. Xiao, Y. Xin, C. Lai, Y. Xiong, L. Zhang, C. Tian. CW-EPR studies revealed different motional properties and oligomeric states of the integrin beta1a transmembrane domain in detergent micelles or liposomes, Sci Rep . 2015 Jan 19;5:7848
7) D. Li, J. Li, Y. Zhuang, L. Zhang, Y. Xiong, P. Shi, C. Tian. Nano-size uni-lamellar lipodisq improved in situ auto-phosphorylation analysis of E. coli tyrosine kinase using (19)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rotein Cell . 2015 Mar;6(3):229-33.
8) Guo. Ange Y, Sun DM, Wang FL, He Y, Liu L, Tian CL.Diaminodiacid Bridges to Improve Folding and Tune the Bioactivity of Disulfide-Rich Peptides.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5 Jun 1. doi: 10.1002/anie.201500699. [Epub ahead of print].PMID:26031649
9) X. Guo, L. Wang, J. Li, Z. Ding, J. Xiao, X. Yin, S. He, P. Shi, L. Dong, G. Li, C. Tian, J. Wang, Y. Cong, Y. Xu.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autoinhibition and histone H3-induced activation of DNMT3A.Nature. 2015 Jan 29;517(7536):640-4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